《营养保健服务规范》团标发布 营养服务进入规范化新阶段发表时间:2024-11-07 17:20 王兴国主任医师在讨论环节指出:营养师在院外做营养评估的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细致的工作提升营养服务价值,厘清医疗和非医疗之间的边界,这就要求在评估、干预、收费和宣讲等环节与院内医疗行为有所区别,规范化的开展营养保健服务。《营养保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是非常有前瞻性、实用性和行业指导性,需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践行规范。 心田万亩心理工作室负责人、原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心理医生史宇指出:好的营养师都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心理学能够帮助营养师提升服务效果,提高服务价值。另外,营养从业人员可以从做好服务案例展示,改善工作室环境等入手,取得客户的信任,提升营养服务转化。 中国营养学会华堂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常务委员周瑾博士指出:营养师提供的营养服务价值关键在于能否解决顾客的问题,本质上落实到营养师运用营养技术解决问题的技能。通过营养师技能大赛会发现不少营养师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在实操技能上存在欠缺,华堂教育以规范为指引,近年来开展了营养服务规范化培训-体重技能培训等技能培训,重在体重管理等技能、工作流程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未来华堂教育将为营养师提供慢性病食养食疗、老人及母婴等领域的营养技能规范化培训。 惠州市营养师协会刘小莉会长分享了在当地幼儿园开展健康学校创建的案例,还分享了在团体的服务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健萌集团betterWE营养服务运营总监王斯妮指出:营养服务工作的核心是从用户出发,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或饮食喜好去给建议,提升用户的参与度,才能让用户感到营养服务的价值。健萌集团通过给用户建立全流程的数据档案,体贴陪伴和个性化饮食方案制定,来提升体验感和复购率。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好岗前培训和考核,服务流程规范的更新。 公共营养师、体重管理师康家维表示:理论知识转变成技能要经过漫长的实践和周期,每个营养师都要勤学苦练。在日常生活中,100个人就有100种活法,营养师要做的事情是把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逐一解决成合理的生活饮食管理方案,哪怕没有商业包装,只要营养技能过硬,就能迈出扎实的第一步。学习不能闭门造车,今年参加的规范化体重管理技能培训课程,收获很大,课程通过个案实践和实际操作的方式,从知识到方案,再从方案回到知识,形成技能闭环,帮助营养师实现了技能提升。 注册营养师、日本国家食育指导师蓝冰滢分享了她指导的一位恶性肿瘤三期化疗女患者的案例,通过饮食方案的制定和指导,三餐打卡,体重、运动、睡眠、二便的数据汇总,每周的饮食回顾等一段时间的营养服务,患者的体检数值都得到了改善,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肯定。 每一位圆桌讨论的嘉宾都畅所欲言、毫无保留的分享了自己在营养师服务工作中积累的心得和体会,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营养服务价值化案例及行业借鉴”的圆桌讨论环节圆满落幕。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